1. 营造安全轻松的访谈环境
    物理环境:安全及温馨的环境;暖色调的布置;舒适的沙发及靠枕;明亮适宜的灯光等。文化环境:用户尽量要坐在面对着门的位置,背对着门容易激发用户的不安全感。
  2. 倾听和关注
    研究人员需要身体前倾,并且时刻回应用户的反馈。在用户侃侃而谈时,也需要通过眼神或者点头等动作告诉对方你正在认真倾听。
  3. 去专业化
    研究人员常常犯的一个错误,就是把用户当成专家,使用行业术语去跟用户交流。例如:访谈过程中,发现很多用户其实都不知道“活期理财产品”和“定期理财产品”的意思。在用户的世界里,只有“随时可以把钱拿出来的理财产品”和“几个月后才能把钱拿出来的理财产品”。
  4. 运用有效的探测技术
    了解用户的生活状态,是作为背景信息的参考,我们只需要了解用户目前生活的重心和主要的生活事件。直接让用户描述目前的生活,或者很细致地询问用户的方方面面,都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。针对关键词展开追问,让用户有更具体的回忆触点,可以避免“生活状况”这个大而空的词语让用户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。
  5. 反向询问
    有时候正面去询问用户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,可以通过“如果没有…”的反向假设去探测用户对某一方面的重视程度,或者说通过询问用户理想的状态,而非让其直接评价显示状态,进而挖掘用户实际关注的方面。
  6. 遵循用户的逻辑主线
    在访谈之前我们都会准备非结构化的访谈提纲,通常我们会按照研究逻辑去设计访谈提纲。而如果完全按照研究提纲去访谈,用户很难进入一个“讲故事”的场景里,很容易变成一问一答的方式。因为模块化的访谈无法让用户形成连贯的思维主线。访谈需要以讲故事的方式去引入和探讨,首先去引导用户回忆第一次使用产品是什么时候,当时的体验感受等;随后接触的第二个是什么,相对第一个来说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等。问题完全按照用户的逻辑主线去设计,并通过具体的对比来引导用户去比较和分析不同使用方式的优缺点,这比让用户直接回答某一种使用方式的使用痛点要简单得多。